紅火蟻,一種驚動我國九部門聯合部署防控行動的有害生物。
農業農村部在《關于加強紅火蟻阻截防控工作》的通知、全國紅火蟻聯合防控行動啟動會上提出,要加強檢疫監管和監測調查,通過抓住春秋兩季紅火蟻活躍期,組織開展集中防控行動,為糧食連年增產和種植業持續穩定發展提供重要保障。力爭通過3-5年的治理,有效遏制紅火蟻擴散蔓延,壓低發生區種群密度,避免傷人事件。
檢疫監管和監測調查是防控紅火蟻的重要環節,但是仍有很多人不知道紅火蟻監測普查后怎么算發生程度和發生面積?這篇紅火蟻疫情分級標準,請收藏好!
紅火蟻疫情分級標準
按單位面積活蟻巢數量作為分級標準,分為以下5級;
一級:輕度,平均每667㎡活蟻巢數 ≤1個。
二級:中度,平均每667㎡活蟻巢數 >1~≤5個。
三級:中偏重,平均每667㎡活蟻巢數 >5~≤10個。
四級:重,平均每667㎡活蟻巢數 >10~≤50個。
五級:嚴重,平均每667㎡活蟻巢數 >50個。
按誘集工蟻頭數分級,每667㎡設置10個監測器,計算平均數,分為以下5級:
一級:輕度,平均誘集工蟻數 ≤20頭/瓶。
二級:中度,平均誘集工蟻數 >20~≤100頭/瓶。
三級:中偏重,平均誘集工蟻數 >100~≤150頭/瓶。
四級:重,平均誘集工蟻數 >150~≤300頭/瓶。
五級:嚴重,平均誘集工蟻數 >300頭/瓶。
評定時如單位面積活蟻巢數量級別和誘集工蟻數量級別不一致時,以較高級別為準。